信息來源:南方電網報
轉自:
“變電站動起來”,這個問題之前不敢想象,但如今它将變成現實,南方電網區域内首座移動式變電站預計将于今年底在貴陽投入試運行。
動起來,好處多
日前,貴陽供電局已啟動“車載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簡稱移動式變電站)”研究工作。按計劃,移動式變電站将于今年底試運行。明年,進行效果評估,提出完善方案,并提請有關專家組驗收後适時推廣。
該項目總投資1000餘萬元,由兩車三模塊組成,分别是110千伏變電車、10千伏箱式配電車和110千伏組合電器GIS模塊、110千伏主變壓器模塊、10千伏箱式配電裝置模塊。兩車上除配置了1台2萬千瓦容量的主變和6回10千伏出線外,還配置有智能化保護、監控系統、電源等。變電站内,既可單獨替換需停電檢修的單個開關間隔、變壓器、10千伏配電室,還可整體替換整個變電站。
為什麼要研發移動變電站呢?首先,它機動性強,可靈活調配,能避免高壓網架前期投資和建設規模過大造成的浪費;其次,它可用來為大型建築工地做臨時性供電,避免了修建臨時性變電站的投入;再次,極大縮減了供電中斷時間,給維修和調整原有設備留有寶貴時間,在變電站全站停電的情況下,仍可為政府、醫院、交通、傳媒等重要客戶提供不間斷電力;最後,為緊急負荷提供電源的最佳解決方案,不需要額外建設。
減少負荷損失
變電站建設征地難的問題始終都困擾着電網企業,車載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就節省了征地、土建、設備安裝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可重複使用,建設資金。
車載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還解決了負荷轉移、負荷損失等問題,避免造成供電負荷損失。以貴陽主城區的110千伏觀水變電站為例,若1台變壓器發生故障,無法轉出負荷為1.5萬千伏,如果停運一周,則負荷損失為252萬千瓦時。
移動變電站項目的實施,也減少了基建環節,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故此,這個項目的研發将給貴陽供電局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安全效益。
提升供電可靠性的利器
貴陽供電局計劃對110千伏養坡變電站進行擴建,該站為單線單變變電站,擴建時需要停現運行母線進行搭接,停電時間為8小時,損失時戶數為1648。若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投入使用,接入系統時間為1小時,共計節約7小時,節約時戶數為1442,可提升花溪地區城區供電可靠率0.035%,提升農網供電可靠率0.005%。
與110千伏養坡變類似的單線單變變電站還有幾個,在運行過程中停電計劃工作均在6小時左右,而遇到設備事故,停運時間更是無法衡量,通過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的使用必定能使時戶數損失降到最低。
移動變電站對于重要用戶的保供電工作也将起到有效的保證。
以110千伏金關變電站為例,該站即将進行數字化改造項目、10千伏開關櫃由GG1A更換為中置櫃項目,均将對10千伏母線進行較長時間停電,該變電站的重要用戶——輪胎廠長時間以來負荷分配在10千伏兩段母線上,每段母線約分擔20兆伏安的負荷,且負荷目前還無法轉移。若實施上述兩個項目,必然對輪胎廠造成限電,使用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在每一段母線停電時投入使用,将挽回20兆伏安左右的負荷,同時也保證了重要用戶的供電。
目前,南方電網區域内對移動式變電站的研究還是空白。貴陽供電局移動式變電站投運後,将成為南網移動變電站的探索性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