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中國能源報
轉自: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引起能源市場化改革的大幅提速,政府能源管理職能也發生着巨大轉變。在能源科學決策、戰略規劃、市場監管、完善市場價格和競争機制等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需要以更加全面、準确、及時的信息作為堅實基礎,信息市場的重要作用日益彰顯。
因此,建設國家級能源信息共享平台(簡稱“信息平台”)将是加強能源管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面對能源市場形勢的變化,政府希望通過該平台建設進一步培育和發展能源信息産業;能源企業希望能利用豐富的能源信息合理地優化配置資源;能源咨詢企業則希望實現更大範圍的信息共享,使服務對象從單一行業向綜合性能源行業擴展。政府、企業、公衆之間的信息互動要求越來越高。
八方呼應 構建能源“數據聯盟”
由國家能源局組織建設、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信息所具體實施的全國能源監測預警與規劃管理系統是該信息平台建設的先導工程,由八項内容的建設與維護組成。
其中,能源基礎數據庫是整合能源行業信息資源、建立覆蓋能源供需各環節信息的基礎數據庫,并與國民經濟、交通運輸、自然環境等數據相接,配套建立數據積累機制;國際能源情報數據庫會涵蓋與我國能源安全相關的各類戰略情報、海外能源項目、國際能源事件等信息;能源地理信息系統涵蓋能源項目的地理位置和屬性信息、衛星影像以及與能源發展密切相關的經濟規劃布局等信息,支持規劃評估、項目監管、應急調度等工作的可視化管理;能源運行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測全國及各省日度、月度、季度、年度能源運行重要指标,進行系統化分析,研判能源形勢,為能源戰略規劃和決策提供依據;能源規劃與項目管理系統主要管理能源規劃和項目的實時性信息,加強規劃對項目實施的指導和約束,支持動态評估規劃實施;能源預警預測系統将基于監測“大數據”,建立預測預警模型,對能源供需、價格走勢、市場變化等進行預測預警,為能源監管、應急處置等提供信息支持。
此外,全國能源信息一張網将縱向聯接各級政府能源管理部門和能源企業,橫向聯接相關部委的電子政務系統,實現能源信息的互聯互通;運行保障體系是建立于貫穿平台各節點的信息安全體系、運維制度、标準化法規體系,以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這八個方面,将構建能源領域的“數據聯盟”,并為其保駕護航。
四面出擊 挖掘行業“信息資源”
信息平台将以能源“信息資源”整合為主線,兼顧創新建設與服務模式的方式進行建設。通過構建能源“數據聯盟”,實現共建、共享、共赢,系統性地解決信息采集、處理及應用問題,聯盟各方既是能源信息的生産者,也是使用者。政府、企業、公衆為聯盟的發展共享自己的資源,也從聯盟中享受更專業的服務。
對數據實現信息分層、分區、分級的管理方式,建立嚴格的數據審計制度,将構建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明确責任,消除隐患,确保信息安全。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将應用新的IT技術,采用雲計算架構,支持大數據分析,實現移動化應用,以節約投資、優化性能、提高信息服務靈活性。
目前,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已初步建立了信息平台的全國能源基礎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運行監測系統、規劃與項目管理系統,未來将繼續按照國家能源局要求,促進“信息”資源在聯盟内外的優化配置,使能源信息生态環境保持活力,不斷進化發展,并繼續深化建設,進行橫縱向的延伸,完成平台的建設任務,為建設信息通暢、資源共享的能源行業新局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